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要闻资讯
返回

山东出台系列人才政策,让薪酬更灵活,“身价”成“硬通货”

发布时间:2020-07-16 14:05:05 浏览量: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当前山东正深入实施八大发展战略,推进九大改革攻坚行动,培育壮大“十强”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等,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人才更是关键。7月份以来,山东密集出台系列人才政策,持续深化人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努力让各类人才活力充分迸发,不断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贡献。
山东四部门联合实施“雏鹰”计划,每年选派百名经管人才到全国领军企业挂职
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经营管理人才为支撑。省国资委联合省委统战部、省工信厅、省工商联日前印发《关于对全省经营管理“雏鹰”人才实行挂职实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5年内每年选派100名左右经营管理人才到全国行业领军企业挂职实训工作不少于1年。
选派人员企业范围为全省行业领军企业,以“十强”产业和“四新”领域为主,兼顾其他行业和领域,资产规模原则上在3亿元以上;挂职人员需具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经历,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民营企业是拟作为梯队培养的核心管理人才,年龄原则上在45岁以下;挂职实训企业的选定由派员企业提出拟挂职企业的类型和岗位,根据汇总后的情况跟有关方面协商后确定。据介绍,“雏鹰”人才计划,旨在通过挂职锻炼、跟踪培养,不断提升全省经营管理人才的战略决策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和现代企业综合管理能力。
据介绍,《通知》已发放到各市和省属企业,7月15日前将完成选派企业和人选的初审。8月底前,四部门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入库人选的政治素质、专业特长、能力短板和培养方向等进行评审,商定选派企业和挂职人员。
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入库人才将有针对性地到全国行业领军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时间不少于1年。挂职期满,由挂职企业对学员表现出具书面鉴定材料,存入个人电子档案。各部门将入库人才作为国企干部选拔使用和民营企业家培养对象的重要来源。
我省对创新人才实施薪酬激励,允许事业单位建立和发放突出贡献奖
促进事业单位引进、留住、用好人才,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不可或缺。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联合出台《关于实施创新人才薪酬激励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事业单位要加大对创新人才的绩效工资倾斜力度,允许用人单位建立和发放突出贡献奖。
《措施》提出,积极推行协议工资制、年薪制、项目工资制。对从事周期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工作的事业单位创新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制。对工作目标适宜以年度作为业绩考核周期、需要特殊激励的事业单位创新人才,可实行年薪制。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工作中阶段性任务较强的事业单位临时聘用或柔性引进的创新人才,可实行项目工资制。
根据《措施》,兼职创新、在职创业也可获取报酬。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在保证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兼职从事科研创新,通过兼职科研创新取得的合法报酬由个人支配。
允许事业单位建立和发放突出贡献奖,是一大亮点。对在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专业技术领域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取得重大技术革新,以及获得国家级奖项的科研人员及团队,事业单位可按项目发给突出贡献奖。对在教书育人、医疗卫生、文化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服务及其他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绩或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人员,由所在单位按年度发给突出贡献奖。
山东鼓励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等灵活分配方式
近日,省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印发《关于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的指导意见》,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激发高等学校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下放内设二级单位分配自主权,鼓励高等学校根据二级单位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年度考核、成果贡献等情况,将绩效工资总量切块到二级单位,由二级单位进行自主分配。创收收入优先用于绩效工资分配,高等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创收净收入,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实行总量管理,执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调控线,按基准线的2.3倍确定,限高线按基准线的5倍确定。对绩效工资水平超过调控线的高等学校,按有关规定征缴调节基金。优化绩效工资结构,自主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所占比重,逐步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到2020年年底,奖励性绩效工资实际分配总量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占比一般不低于70%。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设立教学型教师年度专项奖励,落实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奖励绩效,鼓励高等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的分配方式,年薪、协议工资在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不作为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控制基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成果转化现金净收益,以及技术转让、作价投资股份等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不纳入学校工资总额基数,给予教师或团队的收益不低于成果转化收益总额的70%,不高于95%,由成果完成人自主分配。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高等学校年度分类考核优秀等次的,最高可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3倍发放;考核良好等次的,最高可按本单位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2倍发放;考核一般等次的,按不高于本单位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1.5倍发放;考核结果为较差等次的或不定等次等情况,按不高于本单位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1倍发放。
省属企业高校毕业生招录计划增长36%
7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仅山东省内就有65万名应届毕业生,比去年增加4万;受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省属企业力争年内实现重点高校招录人数倍增。”省国资委考核分配处处长曾繁领透露,截至目前,省属企业已签约高校毕业生8000人左右,完成全年招聘计划的55%。
今年省属企业共计划招录28618人,其中招收高校毕业生14498人,较去年增长36%。针对前期学校不开学、后期学校进不去、线下招聘困难重重等情况,省属企业在招聘形式上进行了创新求变,充分利用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省国资委网站等官方平台,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各类人才招聘平台及意向高校和各企业官网发布网上招聘公告,实现了网上报名、线上(简历)筛选、线上(集中)测试、网络面试、网上签约等全流程线上操作。
疫情发生后,不少企业经营受到影响,纷纷缩减招聘计划。值得一提的是,省属企业解放思想,在“逆势而行”中抢抓机遇,确保招聘量、质同升。山东重工、浪潮集团结合业务发展规划,调整招聘毕业生结构,提升“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和硕士、博士占比,提前布局抢人才。截至目前,山东重工已完成高校毕业生招收计划,已招收高校毕业生2500余人,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有1159人,硕士、博士1170人;浪潮集团已招收高校毕业生1227名,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088人,硕士、博士505人。
按照6月印发的《推动省属企业扩大招收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高校毕业生招聘正进一步落实落细:新增工作岗位中,高校毕业生招录比例不得低于50%,同时力争年内实现重点高校招录人数倍增。曾繁领表示,省国资委在积极创造环境,鼓励省属企业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录用规模和人数占比,高校毕业生占比有望再提高5个百分点,争取提高到55%,“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再提高5个百分点,硕士、博士占比再提高5个百分点。
全省千家单位需求近1.3万名高层次人才
全省1055家单位,提供3334条岗位信息,人才需求12959名,这是我省7月初最新发布的2020年山东省重点岗位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
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要求,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面向全省企事业单位征集了重点岗位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数据显示,济南、烟台、中央驻鲁及省属单位、青岛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较大,特别是济南、烟台用人单位数量与人才需求数量比例均达1:22.3。济南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积极性较高,有220家单位提报需求。
在引才领域,我省今年对医养健康产业人才需求最大,共821个岗位,占比达到25%;对高端装备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也很旺盛,均在10%以上。目前,我省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96%,其中博士及以上人才需求达46%,对高学历人才需求迫切。
从对来鲁工作时间的需求来看,我省企事业单位对人才工作时间的要求还是以全职为主,占79%。下一步,我省将加强对用人单位柔性引才的指导培训,对高层次专家需求上,要以实际成果作为首要指标,不能让来鲁工作时间限制人才引进。
从目标地区来看,近七成用人单位对人才来源地区无要求,有三成用人单位有明确意向地区或机构。我省目前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目标指向性较差,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或者引入高端猎头公司进行指导,提升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使用意识。
山东今年计划分层分类培育高素质农民36667人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紧密结合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实际,山东今年将重点组织实施农业领军人才、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专业种养加能手等培养行动,分层分类培育高素质农民36667人。
按照乡村产业振兴要求,我省将开展综合型、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人才示范培育,共安排农业领军人才培养任务2000人(其中,外向型涉农企业负责人500人),农业经理人培养任务3000人。另外,面向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对有意愿但未参加过农民培训的贫困村合作社带头人应培尽培;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需求,提升主体从业者生产经营能力。
各市县要围绕产业布局,优先满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培训需求,重点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大豆振兴计划、奶业提质增效行动等人才需求。要选择1项主导产业和若干项优势特色产业,加大需求调研,紧贴产业人才需求开展全产业链培训。
在培育方式上,我省提出建设山东省农民线上教育培训系统,加大新媒体、新手段推广应用,切实保障线上培训质量。优化组合集中学习、线上学习、实习实训、案例观摩交流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有效性。
济南首笔“人才e贷”发放,最高可贷500万元
“‘人才e贷’放款快,而且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对于面临融资难问题的中小企业,无疑是一剂良药。”7月9日上午,在首笔“人才e贷”发放仪式上,济南金威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蒋习锋拿到了50万元的信用贷款。因为疫情,这家科技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遇到困难。
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朱青莲介绍,农行为支持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及高层次人才,专门推出“人才e贷”这款线上自助可循环贷款产品,凡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驻人才或企业中达到相应条件的人才,均可通过纯信用的方式,申请最高500万元额度的贷款,无需抵押、流程简便。“人才e贷”具有贷款额度高、期限长、申请便捷,秒批秒贷秒到账的特点。符合条件的高新人才可通过农行掌银等线上渠道自助申办、用信、随借随还。“人才e贷”采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担保,由济南人力资本产业研究院管理的济南高新区人力资本服务业风险补偿金和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按照比例分担损失风险。
近年来,济南积极探索人力资本产业发展,开创了“银行授信、保险担保、政府补偿、基金支持、配套参与”的多维协同金融创新机制,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人力资本产业园,并成功打造了全国首个“人才有价”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与农业银行、浦发银行、泰山保险等39家金融、类金融机构签约合作,共计16家银行联合授信1600亿元,人才“身价”真正成了“硬通货”。
“为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更好地通过人力资本为人才、企业团队赋能,解决企业、人才的融资难题,我们在高新区发起了万人千企百亿授信活动。”全国人力资本公共服务平台市场部总经理张震介绍,活动启动两周时间,已初步实现了60余笔贷款授信。
“2020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赛创汇”设50个获奖名额
记者近日从“2020赢在济宁高层次人才赛创汇”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项活动获奖名额为50个,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30个。另外,获邀参加决赛的项目,将按照海外每人最高1万元、国内每人最高2000元的标准发放交通补助,并由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吸引更多的人才及项目来济宁参赛。
今年,济宁市出台“人才新政”20条,加大了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力度。举办这次“赛创汇”活动,旨在“以赛引才”“以赛引智”,打通资本、项目、政策的对接渠道,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济宁创新创业。
大赛拟设济宁、深圳、北美和日本4个赛区,分为报名、资格审查、预赛、决赛等环节。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济宁开通线上运行平台,符合条件的人选及团队,通过济宁市发展改革委、济宁市科学技术局、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下载申报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可通过大赛网站进入申报平台填写参赛信息,报名截至8月20日。决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济宁举行。
今年济宁将获奖名额增设为50个,对一、二、三等奖获奖人选,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2万元的现金奖励。获奖人选符合济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集聚计划的,经综合论证,分别给予创新人才最高100万元、创新人才团队最高200万元、创业人才最高500万元、创业人才团队最高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并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
大赛获奖项目可以优先申请进驻市、县两级“众创空间”,享受相应优惠政策。优先向省、市青年创业引导资金推荐创业金融支持,并向天使基金、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推荐。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创新创业大赛等。
分享到: